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文件解读

2024年7月18日党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了国家深化改革的新方针。该政策文件智库君总结归纳了15个重点,与大家一同解读国家的政策导向。

重点一

民营企业可以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和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并金融给与大力的支持。

这一改革,对于刺激民间资本进行投入和参与国家项目建设,对于民间投资者来说应该是“百年不遇”的好机会。

重点二
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

可以理解对地方招商引资,返还自留税收部分情况要严格监管,杜绝企业利用地区税收让利进行偷逃税行为。原来的“税收洼地”政策还会留存,只是需要进一步规范。

重点三

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依法按期认缴。

2024年推行的《新公司法》”注册资本认缴期限设定为5年,‌相关部门对注册资金加大了监管的力度,进一步夯实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强化企业股东、实控人的行为规范约束机制。

重点四

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

企业宣告破产时,除了按照债务顺序偿还负债,税务机关还会对企业进行税收清算。破产清算涉及到的税务问题主要包括欠税的处理、‌清算所得的纳税义务、‌企业所得税的清算规定、‌税务注销以及税收保全措施的限制。

重点五
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对于企业劳动用工如果进行技术革新,不排除智能机器人将会大量进入市场。如果企业采用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将会大大减少成本的同时促进利润增长和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劳动者也迫切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转型

重点六

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

未来,国家应该会继续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制造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和设备调配给予大力的支持。

重点七

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

今后企业跨地经营将会更加畅通,国内自主经营自由贸易,重点发展配套生产的第三产业,引导健全其他服务性企业的发展。
重点八

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机制。健全直接税体系,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文件中所谓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不能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例如:房产税、遗产税、所得税。

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从文字上理解意味着国家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会进行全面的改革,会涉及到对纳税人的所得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引入综合计税的方法,也为未来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留下口子。‌‌
重点九

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

什么是“消费税后移”?具体来说,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意味着将原本在生产或进口环节征收的消费税,逐步调整到消费环节进行征收。这一政策调整的具体实施将分品目、分步骤稳妥进行,同时兼顾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税收征管能力等因素。
例如,某些奢侈品和高档服务可能优先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的后移,这将影响到高端消费品行业,如高档手表、珠宝首饰、高档化妆品等商品的税率调整。如果从个人角度可以简单理解为,消费税是针对富人群体征的税,普通老百姓不会涉及到。

最大的不同是未来会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这样一来,把原来的”费”转为”税”,而且地方政府有权根据属地经济情况确定附加税比例,就会形成各地区附加税存在差异。

重点十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
这是对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锦上添花”项目。

重点十一

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

解读为扩大引进国外先进制造业,从而推动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国内工业品的竞争力。
重点十二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近期,人社厅也正式发布了关于2024年7月起实施的养老金“新规”,标志着我国养老金制度又将迎来一次重要的改革。养老金调整机制:“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进一步强化个人养老金账户迁移政策,同时也强化个人账户的功能和作用,对人才流动给予社保制度的保障
重点十三

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

这一举措,可以看出是国家出手在刺激房地产消费市场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种方式。但是,一线城市开放限购的可能性应该不会太大,例如:北京、上海等。但是需要注意放开限购,并不代表房屋还有增值的空间,房住不炒仍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方向,投资房地产需要谨慎。

重点十四
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提高基本生育和儿童医疗公共服务水平,加大个人所得税抵扣力度。

这一个人所得税扣除方面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是在鼓励二、三胎,同时也验证了目前我们人口出生率偏低。企业在选择新投资领域时,应有风险预判的能力。
重点十五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延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国家引导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发展银发经济,未来国家也将会出台更多鼓励政策